下面引用由無為在 2004/07/21 05:49pm 發表的內容: 在我們望著彼岸的同時. 無明識心就開始分析其利.害.得.失. 經過利.害.得.失分析之後.就幾乎都會想找一條捷徑. 看是否能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高的利益. ...
舉報
下面引用由靜竹林在 2004/07/21 08:36pm 發表的內容: 雖說佛教最忌諱貪噌痴。 但是就如同無為兄您所言 一開始多數人就已經犯了貪念了 希望能往生佛國 ...
下面引用由靜竹林在 2004/07/21 08:46pm 發表的內容: 敬愛的無為兄 認識您也有3年餘了,在公開上小弟一直很少有時間如此與兄論談。 如果細心者會發現,我比較會照顧新的網友。 而將老網友列為次要。 ...
下面引用由無為在 2004/07/22 05:52pm 發表的內容: 敬愛的小靜師您好"專家一出手.便知有沒有". 同樣是降生為人.看事情的觀點就差太多了. 大家幾乎都認為有希望才有美好的人生. 可是大家都忽略了這個"希望"已經在每一個人的心裡無形中種下了?...
下面引用由天璣在 2004/07/27 11:43am 發表的內容: 哈
下面引用由靜竹林在 2004/07/23 01:14am 發表的內容: 敬愛的無為兄 很多的事務往往會有多層次的解釋角度與答案。 希望: 在現實角度來說,它給人創造與活下去的生命動力。 ...
下面引用由無為在 2004/07/27 05:38pm 發表的內容: 敬愛的小靜師您好: 愚蠢及智慧是一體兩面之名詞. 兩者無法並存. 沒有了愚蠢就沒有了智慧. 沒有了智慧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愚蠢. 所以說愚蠢及智慧之運用所在是要看空間與時間的導向. 就如同您所說的"法無常法".
下面引用由靜竹林在 2004/07/27 05:37pm 發表的內容: 無為兄 晚安 5年了吧,您現在還是用一指神功嗎? 已經過2小時了還沒看到您的續集。 狀態還是引用『門』回覆中。 ...
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
手機版|靜竹林心靈網站
GMT+8, 2025-5-3 22:34 , Processed in 0.079102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